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动休闲 > 乐器 > 第273篇 一座不同寻常的家庙——“钱氏宗祠...

第273篇 一座不同寻常的家庙——“钱氏宗祠...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1 23:21   浏览 N 次  

  清朝中叶,在薛家湾胡同,出现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家庙――“钱氏宗祠”。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后,京城开始有了外城,薛家湾胡同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如果你走入这条胡同,看到两侧斑驳的大门、风化的门墩、灰色的屋瓦高墙,会不由生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据这里的老人讲,薛家湾胡同过去居住的大部分是做买卖的有钱人家。然而,让人感到最有意义和历史价值的,还是那座位于薛家湾39号的“钱氏宗祠”。

  “钱氏宗祠”坐北朝南,与其他院落相比不起眼,但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首先,在院门的上方镶有一块石匾,上雕“钱氏宗祠”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字体工整秀美,很是耐看。其次,大门上有一幅门联,上联是“武肃勋名久”。武肃,即武肃王钱镠。下联是“彭城世泽长”。彭城,传说钱氏远祖起于彭城。横批:“铁券家声”。铁券,即“金书铁券”,俗名免死牌。是唐昭宗于乾宁二年(895年),在钱镠平定董昌叛乱后,特赐给他的。此券辗转世间一千一百多年,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钱氏宗祠”为三进院落,占地约300平方米。前院主要为钱氏祠堂。早年堂屋供奉着始祖吴越国武肃王钱镠(852~932)的画像、牌位,康熙和雍正赐的“保障江山”、“保我子孙”的匾额等供品。中院为娘娘祠堂,供奉着钱氏夫人的牌位。后院为花园,现被长期占用。前两院遗存的文物,由于时代的久远和文革的破坏,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钱氏宗祠”的石碑尚埋在地下。

  修缮前的“钱氏宗祠”已经破旧不堪,为居民所占用。2009年腾退居民后,对院落进行了整体的修缮。在修缮的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原来房屋的主体木结构,并按照昔日的样子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使“钱氏宗祠”又焕发出了新的容颜。

  前两天,我去院里赏玩石碑上的字,顺便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我相信,再过百年,这些资料又将成为珍贵的历史记载。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