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在泰山(七)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1 02:16 浏览 N 次重访七圣堂
任宗权
车子拐进了一个狭窄的胡同,霍大师说“七圣堂到了!”
大家下了车,纷纷往庙里进,我赶紧趁机用广角拍下庙门的相片。
一圈红墙,一座四合院式的门,门两旁的红墙上,醒目的八个大字“道法自然,国泰民安”。距离村民的房舍很近,院外的小树表明这里的建筑刚恢复不久。
其实,那天从济南蓬莱院回泰安的黄昏,我们专程把胡真丹道长送到了泰安市老泰莱路杨家庄村路北的七圣堂,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当时在黄昏的时候拍摄的。当时因为天晚,相机马上没有电了,加之我们来去匆忙,还没有用晚餐,急着要离开,时间与光线都不允许我细心欣赏这座小巧玲珑的道观。但在匆忙中,我却在粗略中感到这座道观不一般,一定蕴藏着什么天机在里面,一定要慢慢地品品这所道观的神秘风采。所以在学习班毕业的当天,与霍怀虚大师商议,才有了今日的重访行程。
当然,黄昏的感觉与现在的感觉确实不一样,真切的反而没有了道观的神秘感。所谓是“七圣”,其实就是七位道教神灵,分别是:观音、关公、文昌、赵公明、药王爷、马王爷、二郎神。将这七位神灵一起供奉在一个殿堂,这在我所知道的道观是第一次见到,同时也说明了,这七位神灵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观音是慈悲的化身,什么难事、悲伤都可以向她老人家诉说和祈求;关公、赵公明都是财神,村中生意人离不了,出门做生意来这里辞行,祈求财神爷保佑发财,观音保佑平安;或者是外出做生意满载而归,进入家门前,先要到财神爷这里汇报和还愿,离乡的心酸与做生意的艰辛,点着三柱香后,摆上外地带回来的供品,慢慢给财神爷以及观音诉说。谢谢财神爷保佑发财回家了,谢谢观音保佑一家平安。离乡的酸甜苦辣,使自己愈来愈感到家乡的财神爷总比外乡的财神爷亲切,就像回家见到了长辈。
再说那“三只眼”的马王爷,无论谁摊上官司,或者遇到委屈,找马王爷是一点没有错的。他的“三只眼”是火眼金星,总会让真相在不久暴露,还你个清白。药王爷是病者的救星,无论贫穷老幼,他都会毫不犹疑地伸出手来治病救人。没钱治病的穷人,这里是唯一的祈祷处,点上香,化几道黄表,将病情一一禀告药王爷,药王爷随便照顾一下,就身心俱康了!就连那些有钱的富人,也不愿多花冤枉钱、多受冤枉罪,祈祷药王爷保佑,早日康复。
门外有个石磨,让你可以想象往日观前的忙碌。现在人们都不用了,但是经历了漫长岁月,它依然安静地挺立在那里,给人们以回忆。
我正在仰头欣赏门额上“七圣堂”三字的时候,胡真丹道长迎了出来,招呼大家进去用茶。霍大师、韩道长与张主任直奔客堂,因为他们知道,我是要慢慢地欣赏每一块碑石与每一处建筑的,他们没有那耐性,再说他们也太熟悉了,他们要到客堂慢慢用茶来等待漫长的欣赏。
门口一个黑色的小狗,见到穿着白袜蓝袍的道长,会摇起它的小尾巴,朝你亲切地吼上两声,来弥补住持道长的不善言谈。
进门迎面是个照壁,照壁前的一盆青松,正好托起照壁正中的一个“道”字,两旁是简洁的对联“道通天地大,德贯古今长”。
绕过照壁墙,即看到七圣堂唯一的一座大殿,殿前一个铁制的大香炉,薄薄的香灰表明这里的香火并不旺盛。院内古树苍天,古迹林林,干净整洁是我对这座道观的第一印象。香炉旁用石柱支撑的一个大钟,石柱上爬满了干枯的藤蔓,你可以想象春夏这里茂盛的植被。几通古碑整齐地被排列在西边的墙边,一块新碑石挺立在殿前的路东。厨房在殿西,只是一间砖瓦房,客堂与住房在殿东,大约总共不到四间。
我走到大香炉旁的新石碑边,粗略地看了看,原来是一通重修道观的《功德碑》,碑文上镌刻着:
杨家庄七圣堂为泰山古道观之一颇具历史文化价值市区文物专家已认定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在桑家疃村委杨家庄管委的支持下村民张相渭董继美孙继兰金相美刘翠芹高洪萍张相国纪和安等积极筹措操劳于戊子春始修缮泰安市道教协会在财力物力上予以支持且有善信捐资捐物历时一年修缮一新神像即金身重塑修庙功德千秋福报子孙彰功德铭其碑流芳百世
(后面捐款人名略)
文字虽然白话粗糙,但是也说明了这些年来村民的不懈努力。
正殿在高约半米的月台之上,为硬山顶,面阔三间,前出厦。前抱柱联为泰山学者周郢所撰:
诸仙列圣各留玄机灵踪长沾斯壤 三观千峰齐映金虹紫气永护丛祠
这时胡真丹道长走了出来,看来是给他们泡上了茶,得空出来陪陪我。她告诉我,七圣堂原名“观音堂”,解放后道人失散,田地荒芜,道观被村上征用,1952(或1951)年先被当作“识字班”使用,后来曾被当作小学,大约20年前又成为幼儿园。所以,树木、碑刻、房屋、大殿以及大殿都基本没有破坏,这真是很难得。殿外前廊墙脊有精美的砖雕,上面描绘的是麒麟望日等图案,工艺相当精湛,堪称一绝。
前廊两侧的山墙上,是两幅壁画,栩栩如生。我看了看,都是些古人的文人隐居雅事。
殿内正中是观音神像,两侧分别是关公、文昌、赵公明、药王爷、马王爷、二郎神,观音神像两侧抱住上一副对联:
慈航普度三千界 慧眼能观九万洲
落款是胡真丹,这是胡道长的墨宝。我认识胡道长好几年了,但真正了解这位不善言谈但却博文多知,文笔不凡的道长,却是前一月在庐山仙人洞叶至明大师那里。当时叶至明大师想让我起草马来西亚2005年的传戒大典记事碑文,便将胡真丹道长撰文并书丹的马来西亚三清殿创建碑文给我看,我当时被那严谨的的骈体文功底以及书写工整的碑文所折服。后来知道胡真丹道长是前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战全胜道长的弟子,而战全胜道长的魏碑书法,我早有目睹,自然是口服心服的了,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神像后的墙壁上保留有精美的壁画。胡道长告诉我,这是清初绘的壁画,名字叫“观音经变壁画”,学者考证,这与敦煌佛经上的画卷是一样的,此类壁画在山东发现极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道观被征用为小学时,墙壁被涂上白灰,壁画被覆盖,壁画也被保护了起来,躲过我文革劫难。前几年道观恢复宗教场所时,重修大殿时,粉刷墙壁揭去墙皮才发现这精美的壁画,虽然也破坏了一些,但基本保持完整。
出了大殿,我直奔几通碑文而去。有康熙二十一年、乾隆十六年重修碑等碑六通,有一通《庙地碑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细地阅读起来:
庙地碑记
泰邑杨家庄 七圣堂膳庙地相传六亩余第世远年没 无□□恐自后无凭不免有争差之虞共同□到各地邻丈量清楚皆均立界道计大之地五亩八分四厘六毫并将各地干丈及地数目勒石□诸界□各地於丈(量)开列於后
枕头地南横八步三尺北横九步三尺中长三十四步三尺共计大地五分三厘五毫七丝大□东横三十六步一尺东中横三十二步二尺西中横二十步三尺三寸西横二十步计大地三亩七分九毫四丝水沟地南横十九步二尺中横十八步三尺二寸北横十八步一尺中长五十四步二尺共计大地一亩七分三毫七丝水沟西南角小段东横四步二尺西横四步二尺中长八步一尺共计大地六厘三毫八丝水沟东地南横八步一尺二寸北横八步一尺北横八步一尺中长六十步三尺共计大地八分八厘三毫五丝
俞肯堂 解传典 张 朴 金招□ 郭登正
首事人 仝立石
张泮淇 朱湲固 郭化俭 孙继祥 张继经
大清同治十一年岁次壬申清河月上浣 良辰
因许多字迹模糊,专门电话胡真丹道长,道长很仔细给我整理了一下碑文:
这么冷的天,我很难想象胡道长是怎么完成这整个工作的,泰安市的隆冬我是领略了,说以我可以想到她是怎么弯着要,在寒冷的冬风里,抚摸着冰冷的石碑,逐字逐句地辨别。我真的很感谢她啊!
其他几通碑文,有些字迹相当模糊,很难辨别。我走到石柱支撑的大钟旁,胡道长说这是乾隆年间创修观音堂钟亭,大钟被大炼钢铁的时代毁了,仅存石结构框架,现在的这个大钟,是信教群众募资重铸的。
钟亭旁立着两方阴刻的石像,一男一女。胡道长告诉我,这就是所谓的“泰山石敢当”,是这座道观的镇观之宝。这两尊石像,一方是“石将军”,一方是“石婆婆”,是2008年修庙时从地下挖出来的。
我仔细滴辨别了这两方石敢当造像,但见“石将军”头戴铁盔,身披甲胄,足蹬战靴,威武雄壮,怒目前视,一身凛然正气。
再看“石婆婆”形象,真真的慈眉善目,形态亲切,颇具民间的老太婆形象,这就是所谓的具有“婆婆心”。“石将军”石刻在泰山周围很多,但“石婆婆”像却极为少见,这是目前泰安唯一一方女性石敢当造像。胡道长告诉我,“石婆婆的石敢当”应该来自当地村民认石婆婆为干娘的民俗,每逢节日,都有村民过来为婆婆进香。
关于泰山石敢当信仰与相关文化,在中国民间是十分盛行的。一般在房子正对十字路口的时候,都会在墙壁地基上镶嵌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碑刻,来填补风水的不足。据称,石敢当民俗被泰安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泰安宝贵的民俗财富。现在研究泰山文化,石敢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石敢当民俗的演变过程中,民俗不断地在变异,后来演绎成不同的版本,这充分说明了石敢当民俗流传的时间之久和范围之广。
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来历,总体说四种。
其一,相传是后晋泰山石家林一村民,姓石名敢,家境贫寒,靠打柴为生。石敢自幼喜欢舞枪弄棒,练得一手好枪法。石敢生就一身硬骨、武艺高强,而且他射技高超。一次东岳庙会,石敢到会上卖柴,见一伙无赖之徒,在大庭广众面前调戏民女,他气愤不过,将他们打得跪地求饶。就这样,石敢凭着一身本领,一腔的豪情,常常为百姓打抱不平,除暴安良,好多连官府都管不了的无赖,都被他降服了。此后,凡人们路遇坏人,只要说石敢来了,坏人便像老鼠听到了猫叫,闻风丧胆,夺路而逃。石敢这个名字,也就在泰山附近流传开了。人们钦佩他见义勇为,敬慕他的胆识武艺,便把石敢尊称为“石敢当”。
另一个版本是泰山“石大夫”悬壶济世的故事。关于石大夫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章丘县志》:“东陵山下大石高丈余,有神异,不时化为人,行医章丘邑中。嘉靖初年,尝化一男子,假星命,号石大夫,至渭南刘家。是时,刘县令凤池方为诸生,见其支干,即下拜曰:‘我父母也。异日登第,必令吾章丘。’凤池愕然。后果登进士,谒选得章丘。迹其人,父老并不知。夜石见梦曰:‘我非人,东陵山下亭亭大石即我也。’凤池因往祭其处,留诗刻之,为立庙。邑人有沉疾,多往祈祷,辄托之梦寐为人医,无不立愈。”《古今图书集成
- 06-08· ABS/PA-777B/台湾奇美
- 06-04· 邵文瑞的生日
- 06-04· 音缘错
- 06-04· 【专辑】发烧大碟【奇迹
- 06-04· 東軟
- 05-31· [转载]我的读后感:《天鹅
- 05-31· 金雅中和李瑶媛
- 05-30· 吴越钱氏
- 05-30· [转]原来金鸟就在身边
- 05-30· 银鸟与金鸟
- 05-30· [转]金鸟与银鸟
- 05-29· 马俪文《我们俩》:在生
- 05-29· 分享好歌^^~金雅鐘---瑪利
- 05-28· [转载]优秀“莲品质格言”
- 05-27· 【转】 转载:神传文化造敦
- 05-27· 音缘
- 05-26· 敦煌印象
- 05-26·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
- 05-26· 棋峰会专家文集:“敦煌棋
- 05-26· cheap broncos jerseys-red 54x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