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定会成功 www.sydianti.cn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2 02:54 浏览 N 次
陆景锴:谢谢主持人。我姓陆,我叫陆景锴,是代表美国德丰杰龙脉基金,我们德丰杰专注于早期投资的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德丰杰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我们在中国成功投资了百度、分众传媒等等这些公司,在最早的时候,德丰杰投资了一个公司,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邮箱。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主持这么一个专场,今天探讨的话题是中国私募10年,那么这个10年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当然可以讲得合题是非常多,我们刚才探讨了一下,围绕大家比较关注的主题:
一个就是现在创业板已经开始了,创业板有很多公司已经得到了批准,已经上市的都有,所以我们想就创业板这个议题,今天请在场的嘉宾给我们探讨一下,从各个方面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是一个。
另外从创业板衍生出来的,国内现在有很多人在探讨国内内子的PE、VC这一块,很荣幸今天在场的也有几位嘉宾,正好也是在内地做PE、VC这一块,所以我们想听听他们的看法,再加上我们有外资背景的投资人,看看他们做国内人民币这一块,他们也有他们的一些看法。最后我们想探讨一下PE&VC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大家来探讨一下。
今天荣幸请到业界非常资深的,有代表国内资金,代表国内资金,刘纲是深圳创投的,孙总,还有孙总,他们每个人待会儿会做一个自我介绍,第一步让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把自己的背景还有基金给我们台下观众稍微说一下,然后紧接着可以进入我们的主题。请刘总先开始。
刘纲:大家好,感谢陆总担任我们非常资深的主持,陆总是业内专业主持人,讨论的主题会很深入。我们讨论十年时间,它是在99年8月26号成立,刚好是10年,10年也是伴随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和资本市场化,当初也是要成立创业板,深圳投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也成立了,一直也是国内本土最大的创投。创业板推出来,也是在前不久,刚刚做了10周年的庆典,总体来讲,这10年我们投资将近240多个项目,有42个项目在海外上市,创业板也是申报了一定数字,第一批已经有一家批准了。比较高兴的就是说,这个也是在07年,我个人作为一个主投资的项目。这个时间来讨论,确实也是很有价值。
我们投资的领域也比较广,http://www.sydianti.cn,基本上是高成绩期的行业,在企业阶段是从早期到成长期是占80%以上的投资份额,有一部分是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是10%几左右。从今年上半年,显示出来,对早期的投资也加大了,达到了30%到40%的份额,希望各位企业家或者是各位同仁,能够多合作,谢谢大家。
陈维广:大家好,我是蓝驰创投的陈维广,今天早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见解。介绍一下蓝驰创投,蓝驰创投是专注于投资早期技术型项目的投资基金,最近非常活跃在国内做投资。除了在国内之外,我们在韩国,还有美国也有分支。刚才刘总提到深创投从99年开始就开始做,我们也是99年成立,在硅谷做投资,最大的变化就是这10年从100%在硅谷美国投资,到现在接近50%的投资都在国内了,这个团队也比较本土化。
第二个投资重点在TMT,技术类的新媒体,还有新能源领域,我们这个团队很多之前也是创业者,所以非常喜欢创业的过程,有这个耐心跟创业者走这一段路。我们投资的企业,在国内从手机电话到互联网服务,到户外媒体,到半导体,这个非常广泛。我是对创业板抱着非常好的希望,这个对我们外资创投也提供了最初的渠道,当然这个过程还是有一些挑战,谢谢。
周炜:早晨我们已经有过一个关于KPCB投资关注的一个沟通,所以我不多耽误大家的时间,我是KPCB的周炜谢谢。
宋向前:大家好我是加华伟业资本的合伙人,我对中国国土人民币基金运行情况上主板可能会比较熟悉一点,待会儿把我们一些经验跟大家做分享。我们这个基金目前投资是偏后期,走后期的成熟型的一些企业,主要关注的是传统型的一些企业,分布在教育、零售、制造业这样一些领域。
各位下午好,我是孙红伟。我和我的团队现在管理私募基金两种模式:第一类是中国成长和德泰资本,这主要是从海外过来,大部分资金是从欧洲,也有一部分美资。另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中国尝试人民币基金的组建,现在已经组建两只基金,分别是1.5个亿人民币的和泰华青和5亿人民币的渤海金石,我和我的团队希望和各位优秀的企业家成为朋友,成为伙伴,整个大中华区在北京,在上海有办公室,非常乐意在我们的办公室,或者说在各个优秀企业所在地,跟大家共同就更深刻的话题展开全方位的讨论,谢谢。
陆景锴:非常感谢几位嘉宾的自我介绍,今天我们6个人在台上,我刚刚看了一下,分配的也比较平均,我们有宋总、孙总还有刘总,可以说是具有本土性的代表意义,我个人和周总、陈总这边,我们是代表外资的基金。
正好我们刚刚也说到了创业板的这个事情,创业板启动以后,中国政府要做什么事情?一旦下了决定要去做,推动的力度、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这也是很多美国人到中国来都是叹为观止的,在美国干不了的事,在美国经过好几个议会投票,中国不是。创业板做到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得到,有一定的热度,同时也有很多的公司进行排队抽签等等。我想说在座的嘉宾,对于我们现在国内创业板热,您个人或者代表您的基金,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同时对于基金本身来讲,投资的策略上会不会因此有一些转变?一开始还是从本土的基金,从孙总这边,然后再跳到外资,孙总您可以先给我们来说明一下。谢谢。
孙红伟:因为这两年确实参与一些人民币资金的组建和尝试,遇到了很多阻力,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最终到目前为止,两个基金运作良好,其实刚才陆总在谈到,说对于创业板的热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其实和现在的中国普遍存在的人民币基金热,可能中间有联系的地方。两年前,千呼万唤使出来的一部法律,确实调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包括也让我们很兴奋不已,因为确实从两年前我们关注到一个现象,就是以前我管理的外资,在进入中国的过程里面,遇到了一些困难,而且这个困难在逐步加剧。比如我们两头在外的模式,很难去做。
另外我们在参与任何一个项目时候,去谈可能要用中外合资,这里面面临很多政策的阻碍,比如说审批。人民币当时不叫基金,叫投资公司,因为之前还不允许用私募股权投资这种形式,那么投资公司去可以很快做决策,而且非常迅速在工商里面完成变更。所以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觉得相比而言有难度了,但之前人民币的组建面临很大政策瓶颈,搞不好要扣上四个字“非法集资”,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后来当这个法律开始逐步完善,尤其是各地,比如像北京、上海,包括像深圳,刘总可能更了解,很多地方政府热情高涨,知道这里面不仅有经济意义,甚至还有很多政治意义的时候,大力开始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其实也看到,在很多地方上做得这个事情还不是特别规范,或者说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投资人的认同问题,LP合格资质问题,包括准入门槛等等。但是毕竟它给中国资金流通,尤其是中国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了非常好的一个,从政策到引导,到现在的试点,非常好的作用。
我知道在这方面深创投做得非常好,我也经常关注刘总的消息,也跟他们学了很多这方面的一些,很好的经验,包括国内很多人民币基金做得一些事情,但毕竟现在是刚刚开始。那么谈完人民币基金,我再来谈创业板,其实从创业板的推出,本身我觉得它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就不是一个大问题的问题,一直拖了10年,好象从90年代末当时我在国外的时候,很多国外的媒体就说中国要推这个事情,而当时确实已经到了很高层面,因为那一次的金融危机,99年左右的,所以把它压在案头,这一推推了10年,中国私募成长了10年,我们创业板现在刚刚开始诞生,0岁,可能是明天开始发行。
那我就在想,我们酝酿了十年的创业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创业板,我最近也在经常看,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创业板一定成功,最大原因就是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最近发的这些股票,我看很多的盈利性很强,甚至上亿,很强的一个盈利性,很好的一个成长,而且几年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有很多可能都是为以前中小板量身制作,转到创业板。所以我想在这样一个呵护下和这个环境里,一定能发展得很好。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离我们真正意义的创业板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说之前管理这个外资几个基金的朋友,可能都有一个同感,为什么我们投得企业愿意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香港去,甚至区域,比如像新加坡这样的市场,最大原因,就在于国际上一个整套的,一个完善的,一个有法律依据和保障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所以不管我们投什么样的业态,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或者说可以比较容易的,比较便利找到一个相对的推出机制和渠道。我们中国不是,我们以前只有主板和中小板,而那里面是审批制,我们现在的创业板还是审批制,所以从它的成功度上来说,我毫不怀疑,而且接下来可能还有比创新高的这种可能性。
但是从一个长远看,从一个业内人士看,我觉得创业板怎么样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真正的做到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为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带来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风气和先导,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今天想跟各位探讨,或者是想让各位专家都发表一下意见,我来学习的地方。
总而言之,它一定会成功,但是它未来真正叫创业板,而不是把中小板边缘化,成为一个世实际意义创业板名字的创业板,我觉得这个都要特别关注和注意的问题。陆总先说这么多,抛砖引玉。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想孙总对来龙去脉说得非常清楚,咱们中国有时候事也很慢的,不是那么快。我们把麦克风转到周总这儿,周总是凯鹏华盈,在美国算是第一把交易名气的基金品牌,就您个人,或者您的基金本身而言,您对于中国的这个创业板的开启,以及基金对于这个创业板的看法,你们在投资的方向、策略上,是不是有什么改变?我想请您跟大家说明一下。
周炜:我仅代表个人观点。其实我个人是非常本土的,在座的外资基金里面我是唯一一个本土的,我是在中国出生长大,并且在民营企业工作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出国两年回来加入KPCB,他们当时选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非常本土化,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现在不管站在外资还是内资的角度来看,热议人民币基金和外币基金,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东西,在国际上不存在什么币种、基金的问题,只有在中国,这是在监管制度人为制造一个障碍之后,创造出两个不同类型的机构。换句话说,我们跳槽个一个人民币基金,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我面前,一个蛮好机会还是没有去,我们是不是变成一个人民币基金,我们用外币的思维方式做人民币基金,是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在国内大家讨论,很自然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不自然的现象,这是中国目前我觉得是监管制造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会看到这种分歧会越来越小。当然从币种的募集来说从境内募集和境外募集来看,国际上,尤其是美国的这个风险投资的产业已经非常、非常的完善,为什么有这么多金融机构?是因为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他会有不同需求,应对不同分析和不同成本的资金,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投资机构。
从中国来说,我们的LP群体,我认为不是很成熟,纯外币基金和纯外资人士,不愿意讲这种直接的话,我是一个本土的人,这是一个很不完善的市场,中国有多少LP给人家,你可以等十年,十年之后告诉我能赚多少钱,我觉得在中国是屈指可数的。很多人投很多非常快进、快出的项目,就是LP本身给他的压力,当然这个存在是正常的,但是从风险投资来说,风险投资者我从事风险投资,我当时没有选择,是因为我认为风险投资应该是从早期开始扶持企业,创造企业,而不是去投机获利。
这里面,我记得跟一辈前辈聊的时候,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快40了,你怎么还这么理想化?我觉得风险投资就应该干这个事。在中国我认为其实这种不成熟的LP群体,造成有点倾向于投资的GP群体,其实从长远来说并不是非常健康的。所以我觉得从我们来说,KPCB我们也在考虑,也在认真研究这个创业板,但是你说,是不是我们今天就要根据这个情况调整我们的方向?我觉得不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投资理念,我们投了30多年,这个理念一次一次帮助我们,给我们LP带来很丰厚的回报。
所以我们仍然认为,国际几十年的运作,它的团队,它的理念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创业板第一批里,前十几个公司好几家我们都看到,当时并不认为符合我们的投资战略,所以今天问我们后不后悔?我们在底下讨论,我们的回答是,放在今天我还是不后悔,它是不符合我们的理念。但是创业板里也有非常好的企业,像CDN这个领域,我们就非常看好,我们觉得这非常符合,像刚才孙总讲得,这个创业板长远要成功,它还是要选择真正符合创业板的企业,来帮助它成功。上次深交所的领导在一起闲聊天,他说你们现在是不是有点酸葡萄,看着人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看人家多少个企业在上市,你们一个都没有,我们说没有关系,我们觉得我们还是有能力,不管在哪个板块我们都可以做。
陆景锴:非常感谢周总,分析的非常精辟,我觉得从很多意义上来讲,我们做早期的风险投资确实在跑马拉松,确实要坚持这个理念,不要受外界太多的影响。接下来话锋转向刘总,您刚才自我介绍,说有三家公司都是您主投的,现在排队上创业板,所以我想您可能对创业板的理解或者是想法,可能更为深刻,因为您可以说是当局者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再加上深创投是国内做得最大的一个基金品牌,您或者您公司,深创投资怎么看待这个创业板,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谢谢。
刘纲:我发言还是个人观点,不改革我们机构。刚才也听到几位嘉宾也谈到,这个认识还是挺深刻的。创业板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一个事件,当然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从过去十年到现在,它确实也不是很容易,大家说十年磨一剑,不管从多么高的高度评价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未来中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都不为过,实际上是非常重大的。我人有几点:
第一,以前我们看主板,越往上的色调它更加是在一个计划体系之下推出一个市场,最早一批是支持国有企业转制,那个时候有一批企业主导。那么创业板的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更多的都是用民营企业主导的一些中小企业,而且它确确实实是由这个企业老板,就是辛辛苦苦从零开始,来培育到大,多数这样的创业板企业都是这样的。那么网速科技在07年的时候,它也是做IDC的一个小规模企业,几百万的利润,几千万的营业收入,到现在三个多亿的营业收入,三千多万、四千多万的利润。那么我们投进去的时候,那时候已经有国外的大宛投进去了,我们就有很大的压力,还有一个世纪互联,他们都获得几轮的风险投资,都是上亿美金。
如果没有创业板块,我想在未来的竞争中间,当然它现在已经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它仍然会有很大的压力,那么我们想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之下,这个企业它能够获得上市的机会,融资五亿元人民币,它的知名度和品牌一定会有很大的增长。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中小企业它有一个核心特点,该是CDN技术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当然它的来源也有国外海归派,在国外的技术研发,在国内实施的,说明他支持中国的自主创新,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所以我想,创业板为中国大量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一个腾飞的机会。
第二,对我们创投界来讲,在过去10年,我们看到的都是,更多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包括我们公司42家企业,其实更多都是在海外,在国内是06年中小板新开板之后才有10家,也是等了将近八、九年的时间。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过去大多数企业还是在海外上市,国外比国内的上市要好,这说明国内对创投支持还远远不够。我们国家要学习国外一些建设经验,终于推出了创业板,所以我想实际上是完善了我们国内的体系,当然这会带来一个很重大的变化,就是它会支持在国内的,包括外币基金,包括人民币基金,他们会投资,更多的企业可以在国内上市。
这样的话,才会出现,人民币基金好像更疯狂一些,实际上应该讲它也是我们国家整个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正常阶段。当然了,其实我们看得更深层的话,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种表现,是一个代表。我相信再十年之后,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由外资背景团队,还是内资背景团队组建的基金,会有很大的进步。
第三,从最根本来讲,对中国转变整个资源配置的模式,转变过去完全是靠审批制等等,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第一批28家企业,平均是大概两千万到三千万以上的利润,营业额是一个亿以上至少,融资规模都是在四、五亿,最高是十个亿人民币。但是我们看到创业板的标准有两个:
1、连续两年盈利加起来一千万人民币。2、最后一年盈利500万利润,5000万人民币的营业收入,成长性是30%。这两个标准如果符合,在财务指标上都可以上市。我相信在后续上市企业中间,会有更多,达到或者刚刚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它可能会更具有我们所说的VC投资企业的典型特征,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一种标准企业上市。在这个条件之下,相信创业板会发挥它本来的功能,支持早期企业的发展。
所以说,这个事物发展规律也是这样,当然一开始要确保能成功,那么后续会越来越发挥它作为创业板本来功能的作用,这个功能未来将会对大量中国人做创业,大量的资金涌进工业投资,我们现在特别不满中国LP的性格,就会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是没有创业板块,我们大量的LP看不到风险投资,或者是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原来有这么巨大的收益,他就不可能再把一笔钱交给你五年、十年不管,但实际上他也是管了,每年都要提报告,这个创业板就是在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资源配置的基层功能,这个功能如果做到位的话,后续我相信将会有大量基金,从股票二级市场涌入到创投市场。风险投资的管理人GP会更有条件选择组建好的机构、团队还有资金,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好的LP,这是未来创业带给我们整个国家资本市场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陆景锴:非常谢谢刘总讲得,非常精辟,我听到一个自己感到非常振奋的一点,就是说创业板可能会更加带动中国创业的精神,以及创业的风气跟潮流,对我们所有在座的投资人来讲都是好消息,更多的项目可以选择。
接下来回到外资代表这边,陈总这边,您这边提到蓝驰成立10年,那儿最早的时候,你们是100%都是在美国投资,现在超过50%在中国,那么中国现在这个创业板的基金,过去几年您在中国做了方方面面的投资跟项目,加上经验所积累的智慧等等,您怎么看待这个创业板给你们这个机构所带来的一些启发?
陈维广:其实在这10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整个产业有比较大的变化,对外资基金的话,它是从100%投美国或者是欧洲这些地区,绝大部分的外资基金已经进入国内,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随着中国的产业化在进程的过程中,从一个面向出口,提供一个产品变成内需,这是一个过程,十年前我们投的项目,很大一部分还是出口的。所以你这个公司如果在美国上市的话,我觉得美国投资人还比较了解。可是随着你这个企业,绝大部分的收入或者是业务,提供给国内这个市场的话,那外国的投资人是不是对你这个市场,对你这个策略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不一定了。
其实我们从过去几年看出一些迹象,打比方,百度一段时间在电视上宣传卖假药的事,只是这个小小的新闻,它已传输到美国的时候,外国的投资者就非常的惊慌,股票从300多块跌到100多块。其实国内大家都在用百度,大家也知道百度的渗透力是很高的,可是对外国人来讲,他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这个百度是有风险的。
对于创业板,刚才各位嘉宾讲了理想非常大的方面,我觉得就是说对于国内的企业,如果在国内上市,国内投资人对这个企业邮非常好的了解,这是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刚才大家也提到,外资还有内资,外资就没有什么项目可投了,都是内资的项目,我觉得这个争议性可以稍微讲一下。我们通常就是90%都是做的第一轮投资,最近我们有几个项目都是第二轮最佳的,如果说是四、五年前的话,说实话外资跟内子的合作相对来说很少,有点像两个世界,如果我们投了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都应该是外资投。可是最近我发现一个不同的情况,比如我们做了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是由内资资金来追加的。这说明什么?我们要把回报提供给LP,让创业者有比较好的融资渠道,这个我觉得最重要。
然后说到问题我觉得是这样,刚才几位嘉宾也提到,有一些创业板比较热,大家也有一些比较投机的想法,所以发觉很多朋友都是往后靠,赚钱的期限相对来说比较短。如果大家都往后靠的话,他前面就没有人投了,那在后面怎么找到项目点?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感觉创业板的发展到了比较理性阶段的时候,基金方面也会有一些变化,大家也会专注于它比较强的地方。因为现在我觉得大家都分得不是太清楚,多元化的是早期还是后期?我觉得随着市场的发展,在继续稳定下去的话,我觉得每个基金都有不同的定位,有投早期的基金,也有投晚期的基金,谢谢。
主持人:非常谢谢陈总。陈总讲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一个食物链的问题,大家都想去赚快钱,这个公司能够发展到它能够上市,之前谁去投资它?如果没有早期的投资人,这个企业会是非常危险。接下来请国内的内资代表宋总,因为您刚刚提到您之前做证券,这个创业板对您来讲,特别是上市之后的操作,您比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要熟悉,那么在这个时候您来做所谓的PE基金,就是从上市做到私募这一块,您个人是怎么一个过程?同时这个创业板是不是也给你有一定的启发,请你跟我们分享一下,谢谢。
宋向前:其实我经历时间比较长,我在这一年做了15年,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中国资本市场我是完完整整的经历过,每一个分指标,到合同制,到编案制,我个人都亲身经历,所以对A股市场的操作来讲,我是比较熟悉的。
刚才陆总也问我,个人为什么会进到这个行业?因为我们觉得投资银行最能赚钱的就是PE,我们知道企业非常需要VC和PE的扶持,这个扶持不仅是钱,中国一些非常好的企业,已经不仅仅是需要资本方面,还需要资本背后的服务,VC和PE都在做这种事情。我们现在做了很多向我们发现好的项目基本上PE&VC都会去,最后大家都有钱,怎么竞争呢?靠品牌竞争,所以到最后我发现好的企业就会选择长期持有,谢国忠有一个观点,我是比较赞成的,中国房地产的股票是买入并持有,在股票、房地产这个行业存在一个问题,中国股权投资无论是VC也好,还是PE也好,我个人的观点,从谨慎角度来讲,应该是价值投资,应该是长期的买入并持有,这样才会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因为我们法律的环境,我们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我们对法律这样一个尊重,我们中介机构专业素质的提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企业的素质跟世界成熟企业,成熟的市场还是有一定差距。作为PE和VC来讲,投资这样的企业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当然也有好的事情地激发了热情,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为PE&VC开了另外一个渠道。中国创业板现在开了一个小小板,大家问为什么是小小小板?其实券商也很着急,证监会也很着急,这是很难的事情,我们不否认创业精神,我们也不反对企业家自身创造的企业,最后通过资本市场得到一些变现,好的资源一定要配备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这个过程要分析一个谨慎的原则。
我们要问这个创业板,现在很多企业为什么符合中小板的标准,甚至比中小板高的原因,这里面其实就给我们一个答案,监管当局来做我们的保健人员,做我们的保健机构,都有这种担心,背后是一个“怕”字。因为第一批的企业和第二批的企业,希望能够长久持续下去,所以都是一些符合中小板,乃至于符合主板的中小企业到创业板去创业,这个方面谨慎是一个好事情。另外一方面,创业板是吸引一些资金去配置,配置到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如果仅仅从利润绝对数来考虑的话,这就没有什么必然区别,那开与不开意义就不大。
第二,创业板的开放,我个人认为十年的时间,千呼万唤使出来,这是一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需要审合资,审合资情况下,各个中介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也会提高一些标准,所以这中间会出现中小板化的倾向。为什么中小板给枪毙了?创业板就能过了?这个东西是一个资本市场发育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第三,因为我胆子比较小,说实在话,要想做早期的项目,有很多项目看上去很好,但是几年之后就不像当初看得那样,其中有很多问题,包括行业机会问题,后端一些成熟性的企业,安全度比较高一点。因为我们相信,无论作做VC还是做PE,我们不能输,不能输的话,还得要求谨慎,并不是我只想做后期,我也会做早期,早期在中国还更滞后一点,我们感觉自己能力没有KPCB那么长,这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再一个,中国的企业我们也关注到一些现象,跟周总的说法是一样的,你不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这个公司现在发了86个市盈率,所以说我们证监会的要求是不干预发行价,不干预发行定价,如果发行定价不干预的话,那就只有上升的空间,没有下跌的空间,所以我们都呼吁中国资本市场不要干预定价,我们看看全世界资本市场有没有这么高的定价。我们这是一个预测的概念,我们在投资未来,今天我们把未来几年的成长,把未来所有盈利都投资到今天来,很简单一个道理,86倍市盈率,未来会不会演变成186倍。
另外创业板大家都讲到好处,我们也要讲到创业板也有它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生一个孩子很难,想死亡也很难。最后就是重组,我们资金会有重大重组委员会,1600个上市公司可以给你研究研究,这个我们就能推荐一下,可以判断一下中国股票市场,我们上升是怎样的?我们证监会的官员也很累,证监会也很紧张,为什么要审核?这么严格的审核还有这么大的失败,所以创业板还是有风险的。创业板是立马死亡,叫马上死亡,因为有两个条件是很容易就死亡的,这里面就提供了很多的一些机会。第一个给会计事务所的权利,审计的问题,会计科目的问题,包括财务假账的问题。
第二,过去三个月成交不到一百万,这个也要跟美国学习,这个我们也要研究一下。这就为二期市场的操作留下了空间,一旦被控制了这个股票,达不成交易,这个公司要自动退市,这个创业板对我们资本市场也还是提供一些学习和借鉴的课题,希望大家认真去研究。
当然我们也看,在中国投资VC和PE,跟没有本质的区别,大家都是找好项目,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阶段找好项目,其实运行基本都是一致的,关键问题还是坚持一个长期共赢的市场,我们这是马拉松式的,不能一年两年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竞争,金融企业是赢到最后的,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过去十年也是风风雨雨,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也希望把我自己做得这15年的经验,跟大家分享,谢谢。
陆景锴:非常感谢宋总。我节的今天每一位嘉宾都有他们自己非常精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这个时间太少了,时间很快要结束了,本来把人民币基金做一个探讨,但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私募10年,在最后几分钟里,稍微讨论一下VC跟PE,在中国的差异,从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很简短的我可以把VC和PE做一个归纳,我觉得VC就是雪中送炭,PE就是锦上添花,这是我的看法,当然在座还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经济实体,今天是以国家为单位,或者以省为单位,或者以市为单位,最终大家关注的就是所谓就业的数字,从VC的观点来说,我们确实是帮助就业市场,比如我们投资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在初创的过程,它可能就有五个人,十个人,经过我们投资以后,它很快能发展到20个人,30个人,50个人,甚至100个人,所以从我们VC的角度,不仅是锦上添花,同时产生一个非常积极的效应。那么PE,国企有很大的包袱,人员方面的包袱,那么PE进来以后,他为了要让这个公司运作更好,肯定会在人员上面会缩减,那么就会产生,对于城市也好,省份也好,他们的就业会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剩下几分钟听听各位专家在座你们的意见,我们时间很短,希望每个人能够把你们所想讲的浓缩在几句话,从刘总这边开始,谢谢。
刘纲:谢谢。VC和PE,实际上我们认为,基本上在中国市场都是有需求,VC是在中小企业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投入进去,带去的不仅是投资,还有企业发展的技能、资源等等,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成长性支撑非常大,对就业也非常多,我们公司是一个典型的VC公司。
PE我们也看到,国内有大量的行业和产业,它有一个要素的内在需求,企业不好了,一定要把它重新再改造一下,所以我想在国企改制,还有一些战略性领域,仍然需要很大规模的PE去投入,他们投进去也不是说只有投资资金,他们还有一些战略思想、资源的引进,还有各方面的改造和设计,我想这是针对两种不同的市场应运而生不同的投资,应该讲在国内都有未来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这个观点也供大家参考,谢谢。
陈维广:我感觉国内这个VC和PE,还不是很清楚,当然VC我投的比较少,PE我投的还是比较大型的公司。我觉得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是看这个企业需要什么,我觉得很多情况下这个论坛,看到早期创业者跟PE的投资人谈,这个需求提供的不对称,然后也有一些公司已经做了几亿,也来找我们,在这方面能帮我们?所以我觉得对创业者来说,在融资过程中会比较快一点,谢谢。
周炜:我又一次扮演一下攻击的角色,VC和PE在这个分界界不是很清楚,实际上VC是早期的PE,在学术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但在国外分界还是比较清楚的,在中国至于为什么分不清楚?是因为PE一般做项目是要用杠杆,但中国的经济环境不提供杠杆的机会给它,就是说PE一般做项目,它花20%到30%的钱,就可以有几倍资金来做一个很大的项目。中国不存在这个机会,所以逼得所有的PE都跑来跟VC抢项目,所以大家都挤在一堆,分不清楚了,这就是现状。
其实是不是VC都不做中后期的项目?也不是,从VC来说,我个人的定义,VC是帮助公司的业务上附加价值,真正帮你企业增长价值。因为我在美国读商学院,我的专业就是VC,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我们的理解力,后GP,它是在玩这个财务游戏,它创造的是数字价值,所以说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像前两天我看到,国家准备制定对VCP的严格监管,我看了我简直要晕倒,中国VC还是一个儿童,路都不会走,你就去监管它,他根本就不可能长大了。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最有名是什么?都是一些互联网公司,诸如此类的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如果没有VC投入,完全不存在。所以说的话,我觉得现在如果是把VC和PE放在一起监管,那基本上VC就没有办法在这儿活了。
所以我看前两天很多VC老板在一起讨论了,要跟监管机构沟通一下这个问题,这怎么办?我觉得总的来说,政策导向还是要分清楚VC和PE,虽然在中国PE都跑来做VC的事,但还是要分清楚。
宋向前:我个人的意见VC和PE其实很简单,就是对风险收益不同的开发,也没有太大的一些区别。当然VC可能更偏重于早期,而且提供更多附加值的一些服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更需要一些有服务能力,有专业水准的这样一些VC。PE也是一样,PE也需要向VC这个专业化去发展,不简单的光是提供资本,资本背后的服务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我创办这个企业,我们的人民币基金的增值也是这样增值的,所以我们募集的资金跟别人不太一样,我们为什么讲中国不成熟,上市公司,高资产价值这些人跟我们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间解决一个互信的问题。
中国不能简单的说LP不成熟,而是怎么样建立一个长期互信的关系,建立一个信任关系,才是管理资产的必然条件,这个不能着急。你最初把一批人招来,让人给你钱,这个是很难,换作是我,我觉得也不行,所以还是要提供服务,还是要以诚心为本,这才是中国的VC和PE的处理。
孙红伟:陆总提了一个问题,VC和PE,刚才各位专家的观点我很认同。其实在讨论的时候,我刚才一直在想,为什么在中国雪中送炭的人少,而锦上添花的人多?在想的时候,我想得不全面,大概想到两点,是不是这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制度建设有缺失,或者现在有缺陷的地方。举个例子,比如以前我在美国,包括在欧洲去读书工作的时候,我很担心我的某种信用,面临哪怕一丁点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有可能影响到我的方方面面,我周围我有我的同学和我的朋友,后来被当地限制乃至于不可以高消费,因为你曾经做了一些,由于你主观的原因造成一些失误,而这个事情在中国没有看到这个惩罚机制有多么的完善,成本很低。成本低的时候,在前期犯错的概率高,所以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制度缺失,导致了想雪中送炭,但是送着送着,最终发现其实在做锦上添花,因为这个碳送出去最终回烧着大家的手,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是不是跟中国的发展阶段相关?比如在国外它相对成熟了,所以它的企业转型,升级换代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做得较为完善。而中国恰恰处在大量的企业希望成为更好企业这样一种状态,我们有一大批好企业的集群,但是这些企业希望通过更大的资本跳动,站在更好的起跑线上,或者有更好的一个综合的地位。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当那里面面临大量投资机会,而国际资金又开始关注这个地方的话,我相信可能我们传统意义的PE阶段,它的回报率可能会比VC这边更高一些。
所以我谈了两个观点,第一个是不是因为建设的问题,第二个可能和我们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相关,所以导致了我们看到在中国目前的状态下,可能雪中送炭的少一些,锦上添花的多一些。但是毕竟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中央政府在加大力度,包括我们的征信体系,包括方方面面的建设,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等等,我相信未来慢慢的,大家要有个耐心,给我们一个时间段的发展,雪中送炭也会慢慢多起来。
陆景锴:非常感谢,我想今天这个时间也刚刚好差不多快到点了,原来是想让我们台下的听众给我们提问,我们提两个问题,看台下有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举手发问。没有问题,那我们今天这个专题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主持这么一个专场,今天探讨的话题是中国私募10年,那么这个10年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当然可以讲得合题是非常多,我们刚才探讨了一下,围绕大家比较关注的主题:
一个就是现在创业板已经开始了,创业板有很多公司已经得到了批准,已经上市的都有,所以我们想就创业板这个议题,今天请在场的嘉宾给我们探讨一下,从各个方面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是一个。
另外从创业板衍生出来的,国内现在有很多人在探讨国内内子的PE、VC这一块,很荣幸今天在场的也有几位嘉宾,正好也是在内地做PE、VC这一块,所以我们想听听他们的看法,再加上我们有外资背景的投资人,看看他们做国内人民币这一块,他们也有他们的一些看法。最后我们想探讨一下PE&VC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大家来探讨一下。
今天荣幸请到业界非常资深的,有代表国内资金,代表国内资金,刘纲是深圳创投的,孙总,还有孙总,他们每个人待会儿会做一个自我介绍,第一步让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把自己的背景还有基金给我们台下观众稍微说一下,然后紧接着可以进入我们的主题。请刘总先开始。
刘纲:大家好,感谢陆总担任我们非常资深的主持,陆总是业内专业主持人,讨论的主题会很深入。我们讨论十年时间,它是在99年8月26号成立,刚好是10年,10年也是伴随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和资本市场化,当初也是要成立创业板,深圳投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也成立了,一直也是国内本土最大的创投。创业板推出来,也是在前不久,刚刚做了10周年的庆典,总体来讲,这10年我们投资将近240多个项目,有42个项目在海外上市,创业板也是申报了一定数字,第一批已经有一家批准了。比较高兴的就是说,这个也是在07年,我个人作为一个主投资的项目。这个时间来讨论,确实也是很有价值。
我们投资的领域也比较广,http://www.sydianti.cn,基本上是高成绩期的行业,在企业阶段是从早期到成长期是占80%以上的投资份额,有一部分是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是10%几左右。从今年上半年,显示出来,对早期的投资也加大了,达到了30%到40%的份额,希望各位企业家或者是各位同仁,能够多合作,谢谢大家。
陈维广:大家好,我是蓝驰创投的陈维广,今天早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见解。介绍一下蓝驰创投,蓝驰创投是专注于投资早期技术型项目的投资基金,最近非常活跃在国内做投资。除了在国内之外,我们在韩国,还有美国也有分支。刚才刘总提到深创投从99年开始就开始做,我们也是99年成立,在硅谷做投资,最大的变化就是这10年从100%在硅谷美国投资,到现在接近50%的投资都在国内了,这个团队也比较本土化。
第二个投资重点在TMT,技术类的新媒体,还有新能源领域,我们这个团队很多之前也是创业者,所以非常喜欢创业的过程,有这个耐心跟创业者走这一段路。我们投资的企业,在国内从手机电话到互联网服务,到户外媒体,到半导体,这个非常广泛。我是对创业板抱着非常好的希望,这个对我们外资创投也提供了最初的渠道,当然这个过程还是有一些挑战,谢谢。
周炜:早晨我们已经有过一个关于KPCB投资关注的一个沟通,所以我不多耽误大家的时间,我是KPCB的周炜谢谢。
宋向前:大家好我是加华伟业资本的合伙人,我对中国国土人民币基金运行情况上主板可能会比较熟悉一点,待会儿把我们一些经验跟大家做分享。我们这个基金目前投资是偏后期,走后期的成熟型的一些企业,主要关注的是传统型的一些企业,分布在教育、零售、制造业这样一些领域。
各位下午好,我是孙红伟。我和我的团队现在管理私募基金两种模式:第一类是中国成长和德泰资本,这主要是从海外过来,大部分资金是从欧洲,也有一部分美资。另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中国尝试人民币基金的组建,现在已经组建两只基金,分别是1.5个亿人民币的和泰华青和5亿人民币的渤海金石,我和我的团队希望和各位优秀的企业家成为朋友,成为伙伴,整个大中华区在北京,在上海有办公室,非常乐意在我们的办公室,或者说在各个优秀企业所在地,跟大家共同就更深刻的话题展开全方位的讨论,谢谢。
陆景锴:非常感谢几位嘉宾的自我介绍,今天我们6个人在台上,我刚刚看了一下,分配的也比较平均,我们有宋总、孙总还有刘总,可以说是具有本土性的代表意义,我个人和周总、陈总这边,我们是代表外资的基金。
正好我们刚刚也说到了创业板的这个事情,创业板启动以后,中国政府要做什么事情?一旦下了决定要去做,推动的力度、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这也是很多美国人到中国来都是叹为观止的,在美国干不了的事,在美国经过好几个议会投票,中国不是。创业板做到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得到,有一定的热度,同时也有很多的公司进行排队抽签等等。我想说在座的嘉宾,对于我们现在国内创业板热,您个人或者代表您的基金,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同时对于基金本身来讲,投资的策略上会不会因此有一些转变?一开始还是从本土的基金,从孙总这边,然后再跳到外资,孙总您可以先给我们来说明一下。谢谢。
孙红伟:因为这两年确实参与一些人民币资金的组建和尝试,遇到了很多阻力,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最终到目前为止,两个基金运作良好,其实刚才陆总在谈到,说对于创业板的热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其实和现在的中国普遍存在的人民币基金热,可能中间有联系的地方。两年前,千呼万唤使出来的一部法律,确实调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包括也让我们很兴奋不已,因为确实从两年前我们关注到一个现象,就是以前我管理的外资,在进入中国的过程里面,遇到了一些困难,而且这个困难在逐步加剧。比如我们两头在外的模式,很难去做。
另外我们在参与任何一个项目时候,去谈可能要用中外合资,这里面面临很多政策的阻碍,比如说审批。人民币当时不叫基金,叫投资公司,因为之前还不允许用私募股权投资这种形式,那么投资公司去可以很快做决策,而且非常迅速在工商里面完成变更。所以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觉得相比而言有难度了,但之前人民币的组建面临很大政策瓶颈,搞不好要扣上四个字“非法集资”,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后来当这个法律开始逐步完善,尤其是各地,比如像北京、上海,包括像深圳,刘总可能更了解,很多地方政府热情高涨,知道这里面不仅有经济意义,甚至还有很多政治意义的时候,大力开始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其实也看到,在很多地方上做得这个事情还不是特别规范,或者说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投资人的认同问题,LP合格资质问题,包括准入门槛等等。但是毕竟它给中国资金流通,尤其是中国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了非常好的一个,从政策到引导,到现在的试点,非常好的作用。
我知道在这方面深创投做得非常好,我也经常关注刘总的消息,也跟他们学了很多这方面的一些,很好的经验,包括国内很多人民币基金做得一些事情,但毕竟现在是刚刚开始。那么谈完人民币基金,我再来谈创业板,其实从创业板的推出,本身我觉得它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就不是一个大问题的问题,一直拖了10年,好象从90年代末当时我在国外的时候,很多国外的媒体就说中国要推这个事情,而当时确实已经到了很高层面,因为那一次的金融危机,99年左右的,所以把它压在案头,这一推推了10年,中国私募成长了10年,我们创业板现在刚刚开始诞生,0岁,可能是明天开始发行。
那我就在想,我们酝酿了十年的创业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创业板,我最近也在经常看,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创业板一定成功,最大原因就是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最近发的这些股票,我看很多的盈利性很强,甚至上亿,很强的一个盈利性,很好的一个成长,而且几年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有很多可能都是为以前中小板量身制作,转到创业板。所以我想在这样一个呵护下和这个环境里,一定能发展得很好。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离我们真正意义的创业板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说之前管理这个外资几个基金的朋友,可能都有一个同感,为什么我们投得企业愿意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香港去,甚至区域,比如像新加坡这样的市场,最大原因,就在于国际上一个整套的,一个完善的,一个有法律依据和保障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所以不管我们投什么样的业态,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或者说可以比较容易的,比较便利找到一个相对的推出机制和渠道。我们中国不是,我们以前只有主板和中小板,而那里面是审批制,我们现在的创业板还是审批制,所以从它的成功度上来说,我毫不怀疑,而且接下来可能还有比创新高的这种可能性。
但是从一个长远看,从一个业内人士看,我觉得创业板怎么样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真正的做到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为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带来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风气和先导,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今天想跟各位探讨,或者是想让各位专家都发表一下意见,我来学习的地方。
总而言之,它一定会成功,但是它未来真正叫创业板,而不是把中小板边缘化,成为一个世实际意义创业板名字的创业板,我觉得这个都要特别关注和注意的问题。陆总先说这么多,抛砖引玉。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想孙总对来龙去脉说得非常清楚,咱们中国有时候事也很慢的,不是那么快。我们把麦克风转到周总这儿,周总是凯鹏华盈,在美国算是第一把交易名气的基金品牌,就您个人,或者您的基金本身而言,您对于中国的这个创业板的开启,以及基金对于这个创业板的看法,你们在投资的方向、策略上,是不是有什么改变?我想请您跟大家说明一下。
周炜:我仅代表个人观点。其实我个人是非常本土的,在座的外资基金里面我是唯一一个本土的,我是在中国出生长大,并且在民营企业工作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出国两年回来加入KPCB,他们当时选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非常本土化,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现在不管站在外资还是内资的角度来看,热议人民币基金和外币基金,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东西,在国际上不存在什么币种、基金的问题,只有在中国,这是在监管制度人为制造一个障碍之后,创造出两个不同类型的机构。换句话说,我们跳槽个一个人民币基金,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我面前,一个蛮好机会还是没有去,我们是不是变成一个人民币基金,我们用外币的思维方式做人民币基金,是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在国内大家讨论,很自然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不自然的现象,这是中国目前我觉得是监管制造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会看到这种分歧会越来越小。当然从币种的募集来说从境内募集和境外募集来看,国际上,尤其是美国的这个风险投资的产业已经非常、非常的完善,为什么有这么多金融机构?是因为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他会有不同需求,应对不同分析和不同成本的资金,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投资机构。
从中国来说,我们的LP群体,我认为不是很成熟,纯外币基金和纯外资人士,不愿意讲这种直接的话,我是一个本土的人,这是一个很不完善的市场,中国有多少LP给人家,你可以等十年,十年之后告诉我能赚多少钱,我觉得在中国是屈指可数的。很多人投很多非常快进、快出的项目,就是LP本身给他的压力,当然这个存在是正常的,但是从风险投资来说,风险投资者我从事风险投资,我当时没有选择,是因为我认为风险投资应该是从早期开始扶持企业,创造企业,而不是去投机获利。
这里面,我记得跟一辈前辈聊的时候,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快40了,你怎么还这么理想化?我觉得风险投资就应该干这个事。在中国我认为其实这种不成熟的LP群体,造成有点倾向于投资的GP群体,其实从长远来说并不是非常健康的。所以我觉得从我们来说,KPCB我们也在考虑,也在认真研究这个创业板,但是你说,是不是我们今天就要根据这个情况调整我们的方向?我觉得不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投资理念,我们投了30多年,这个理念一次一次帮助我们,给我们LP带来很丰厚的回报。
所以我们仍然认为,国际几十年的运作,它的团队,它的理念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创业板第一批里,前十几个公司好几家我们都看到,当时并不认为符合我们的投资战略,所以今天问我们后不后悔?我们在底下讨论,我们的回答是,放在今天我还是不后悔,它是不符合我们的理念。但是创业板里也有非常好的企业,像CDN这个领域,我们就非常看好,我们觉得这非常符合,像刚才孙总讲得,这个创业板长远要成功,它还是要选择真正符合创业板的企业,来帮助它成功。上次深交所的领导在一起闲聊天,他说你们现在是不是有点酸葡萄,看着人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看人家多少个企业在上市,你们一个都没有,我们说没有关系,我们觉得我们还是有能力,不管在哪个板块我们都可以做。
陆景锴:非常感谢周总,分析的非常精辟,我觉得从很多意义上来讲,我们做早期的风险投资确实在跑马拉松,确实要坚持这个理念,不要受外界太多的影响。接下来话锋转向刘总,您刚才自我介绍,说有三家公司都是您主投的,现在排队上创业板,所以我想您可能对创业板的理解或者是想法,可能更为深刻,因为您可以说是当局者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再加上深创投是国内做得最大的一个基金品牌,您或者您公司,深创投资怎么看待这个创业板,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谢谢。
刘纲:我发言还是个人观点,不改革我们机构。刚才也听到几位嘉宾也谈到,这个认识还是挺深刻的。创业板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一个事件,当然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从过去十年到现在,它确实也不是很容易,大家说十年磨一剑,不管从多么高的高度评价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未来中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都不为过,实际上是非常重大的。我人有几点:
第一,以前我们看主板,越往上的色调它更加是在一个计划体系之下推出一个市场,最早一批是支持国有企业转制,那个时候有一批企业主导。那么创业板的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更多的都是用民营企业主导的一些中小企业,而且它确确实实是由这个企业老板,就是辛辛苦苦从零开始,来培育到大,多数这样的创业板企业都是这样的。那么网速科技在07年的时候,它也是做IDC的一个小规模企业,几百万的利润,几千万的营业收入,到现在三个多亿的营业收入,三千多万、四千多万的利润。那么我们投进去的时候,那时候已经有国外的大宛投进去了,我们就有很大的压力,还有一个世纪互联,他们都获得几轮的风险投资,都是上亿美金。
如果没有创业板块,我想在未来的竞争中间,当然它现在已经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它仍然会有很大的压力,那么我们想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之下,这个企业它能够获得上市的机会,融资五亿元人民币,它的知名度和品牌一定会有很大的增长。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中小企业它有一个核心特点,该是CDN技术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当然它的来源也有国外海归派,在国外的技术研发,在国内实施的,说明他支持中国的自主创新,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所以我想,创业板为中国大量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一个腾飞的机会。
第二,对我们创投界来讲,在过去10年,我们看到的都是,更多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包括我们公司42家企业,其实更多都是在海外,在国内是06年中小板新开板之后才有10家,也是等了将近八、九年的时间。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过去大多数企业还是在海外上市,国外比国内的上市要好,这说明国内对创投支持还远远不够。我们国家要学习国外一些建设经验,终于推出了创业板,所以我想实际上是完善了我们国内的体系,当然这会带来一个很重大的变化,就是它会支持在国内的,包括外币基金,包括人民币基金,他们会投资,更多的企业可以在国内上市。
这样的话,才会出现,人民币基金好像更疯狂一些,实际上应该讲它也是我们国家整个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正常阶段。当然了,其实我们看得更深层的话,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种表现,是一个代表。我相信再十年之后,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由外资背景团队,还是内资背景团队组建的基金,会有很大的进步。
第三,从最根本来讲,对中国转变整个资源配置的模式,转变过去完全是靠审批制等等,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第一批28家企业,平均是大概两千万到三千万以上的利润,营业额是一个亿以上至少,融资规模都是在四、五亿,最高是十个亿人民币。但是我们看到创业板的标准有两个:
1、连续两年盈利加起来一千万人民币。2、最后一年盈利500万利润,5000万人民币的营业收入,成长性是30%。这两个标准如果符合,在财务指标上都可以上市。我相信在后续上市企业中间,会有更多,达到或者刚刚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它可能会更具有我们所说的VC投资企业的典型特征,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一种标准企业上市。在这个条件之下,相信创业板会发挥它本来的功能,支持早期企业的发展。
所以说,这个事物发展规律也是这样,当然一开始要确保能成功,那么后续会越来越发挥它作为创业板本来功能的作用,这个功能未来将会对大量中国人做创业,大量的资金涌进工业投资,我们现在特别不满中国LP的性格,就会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是没有创业板块,我们大量的LP看不到风险投资,或者是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原来有这么巨大的收益,他就不可能再把一笔钱交给你五年、十年不管,但实际上他也是管了,每年都要提报告,这个创业板就是在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资源配置的基层功能,这个功能如果做到位的话,后续我相信将会有大量基金,从股票二级市场涌入到创投市场。风险投资的管理人GP会更有条件选择组建好的机构、团队还有资金,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好的LP,这是未来创业带给我们整个国家资本市场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陆景锴:非常谢谢刘总讲得,非常精辟,我听到一个自己感到非常振奋的一点,就是说创业板可能会更加带动中国创业的精神,以及创业的风气跟潮流,对我们所有在座的投资人来讲都是好消息,更多的项目可以选择。
接下来回到外资代表这边,陈总这边,您这边提到蓝驰成立10年,那儿最早的时候,你们是100%都是在美国投资,现在超过50%在中国,那么中国现在这个创业板的基金,过去几年您在中国做了方方面面的投资跟项目,加上经验所积累的智慧等等,您怎么看待这个创业板给你们这个机构所带来的一些启发?
陈维广:其实在这10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整个产业有比较大的变化,对外资基金的话,它是从100%投美国或者是欧洲这些地区,绝大部分的外资基金已经进入国内,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随着中国的产业化在进程的过程中,从一个面向出口,提供一个产品变成内需,这是一个过程,十年前我们投的项目,很大一部分还是出口的。所以你这个公司如果在美国上市的话,我觉得美国投资人还比较了解。可是随着你这个企业,绝大部分的收入或者是业务,提供给国内这个市场的话,那外国的投资人是不是对你这个市场,对你这个策略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不一定了。
其实我们从过去几年看出一些迹象,打比方,百度一段时间在电视上宣传卖假药的事,只是这个小小的新闻,它已传输到美国的时候,外国的投资者就非常的惊慌,股票从300多块跌到100多块。其实国内大家都在用百度,大家也知道百度的渗透力是很高的,可是对外国人来讲,他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这个百度是有风险的。
对于创业板,刚才各位嘉宾讲了理想非常大的方面,我觉得就是说对于国内的企业,如果在国内上市,国内投资人对这个企业邮非常好的了解,这是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刚才大家也提到,外资还有内资,外资就没有什么项目可投了,都是内资的项目,我觉得这个争议性可以稍微讲一下。我们通常就是90%都是做的第一轮投资,最近我们有几个项目都是第二轮最佳的,如果说是四、五年前的话,说实话外资跟内子的合作相对来说很少,有点像两个世界,如果我们投了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都应该是外资投。可是最近我发现一个不同的情况,比如我们做了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是由内资资金来追加的。这说明什么?我们要把回报提供给LP,让创业者有比较好的融资渠道,这个我觉得最重要。
然后说到问题我觉得是这样,刚才几位嘉宾也提到,有一些创业板比较热,大家也有一些比较投机的想法,所以发觉很多朋友都是往后靠,赚钱的期限相对来说比较短。如果大家都往后靠的话,他前面就没有人投了,那在后面怎么找到项目点?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感觉创业板的发展到了比较理性阶段的时候,基金方面也会有一些变化,大家也会专注于它比较强的地方。因为现在我觉得大家都分得不是太清楚,多元化的是早期还是后期?我觉得随着市场的发展,在继续稳定下去的话,我觉得每个基金都有不同的定位,有投早期的基金,也有投晚期的基金,谢谢。
主持人:非常谢谢陈总。陈总讲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一个食物链的问题,大家都想去赚快钱,这个公司能够发展到它能够上市,之前谁去投资它?如果没有早期的投资人,这个企业会是非常危险。接下来请国内的内资代表宋总,因为您刚刚提到您之前做证券,这个创业板对您来讲,特别是上市之后的操作,您比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要熟悉,那么在这个时候您来做所谓的PE基金,就是从上市做到私募这一块,您个人是怎么一个过程?同时这个创业板是不是也给你有一定的启发,请你跟我们分享一下,谢谢。
宋向前:其实我经历时间比较长,我在这一年做了15年,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中国资本市场我是完完整整的经历过,每一个分指标,到合同制,到编案制,我个人都亲身经历,所以对A股市场的操作来讲,我是比较熟悉的。
刚才陆总也问我,个人为什么会进到这个行业?因为我们觉得投资银行最能赚钱的就是PE,我们知道企业非常需要VC和PE的扶持,这个扶持不仅是钱,中国一些非常好的企业,已经不仅仅是需要资本方面,还需要资本背后的服务,VC和PE都在做这种事情。我们现在做了很多向我们发现好的项目基本上PE&VC都会去,最后大家都有钱,怎么竞争呢?靠品牌竞争,所以到最后我发现好的企业就会选择长期持有,谢国忠有一个观点,我是比较赞成的,中国房地产的股票是买入并持有,在股票、房地产这个行业存在一个问题,中国股权投资无论是VC也好,还是PE也好,我个人的观点,从谨慎角度来讲,应该是价值投资,应该是长期的买入并持有,这样才会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因为我们法律的环境,我们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我们对法律这样一个尊重,我们中介机构专业素质的提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企业的素质跟世界成熟企业,成熟的市场还是有一定差距。作为PE和VC来讲,投资这样的企业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当然也有好的事情地激发了热情,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为PE&VC开了另外一个渠道。中国创业板现在开了一个小小板,大家问为什么是小小小板?其实券商也很着急,证监会也很着急,这是很难的事情,我们不否认创业精神,我们也不反对企业家自身创造的企业,最后通过资本市场得到一些变现,好的资源一定要配备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这个过程要分析一个谨慎的原则。
我们要问这个创业板,现在很多企业为什么符合中小板的标准,甚至比中小板高的原因,这里面其实就给我们一个答案,监管当局来做我们的保健人员,做我们的保健机构,都有这种担心,背后是一个“怕”字。因为第一批的企业和第二批的企业,希望能够长久持续下去,所以都是一些符合中小板,乃至于符合主板的中小企业到创业板去创业,这个方面谨慎是一个好事情。另外一方面,创业板是吸引一些资金去配置,配置到一些高科技的企业,如果仅仅从利润绝对数来考虑的话,这就没有什么必然区别,那开与不开意义就不大。
第二,创业板的开放,我个人认为十年的时间,千呼万唤使出来,这是一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需要审合资,审合资情况下,各个中介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也会提高一些标准,所以这中间会出现中小板化的倾向。为什么中小板给枪毙了?创业板就能过了?这个东西是一个资本市场发育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第三,因为我胆子比较小,说实在话,要想做早期的项目,有很多项目看上去很好,但是几年之后就不像当初看得那样,其中有很多问题,包括行业机会问题,后端一些成熟性的企业,安全度比较高一点。因为我们相信,无论作做VC还是做PE,我们不能输,不能输的话,还得要求谨慎,并不是我只想做后期,我也会做早期,早期在中国还更滞后一点,我们感觉自己能力没有KPCB那么长,这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再一个,中国的企业我们也关注到一些现象,跟周总的说法是一样的,你不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这个公司现在发了86个市盈率,所以说我们证监会的要求是不干预发行价,不干预发行定价,如果发行定价不干预的话,那就只有上升的空间,没有下跌的空间,所以我们都呼吁中国资本市场不要干预定价,我们看看全世界资本市场有没有这么高的定价。我们这是一个预测的概念,我们在投资未来,今天我们把未来几年的成长,把未来所有盈利都投资到今天来,很简单一个道理,86倍市盈率,未来会不会演变成186倍。
另外创业板大家都讲到好处,我们也要讲到创业板也有它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生一个孩子很难,想死亡也很难。最后就是重组,我们资金会有重大重组委员会,1600个上市公司可以给你研究研究,这个我们就能推荐一下,可以判断一下中国股票市场,我们上升是怎样的?我们证监会的官员也很累,证监会也很紧张,为什么要审核?这么严格的审核还有这么大的失败,所以创业板还是有风险的。创业板是立马死亡,叫马上死亡,因为有两个条件是很容易就死亡的,这里面就提供了很多的一些机会。第一个给会计事务所的权利,审计的问题,会计科目的问题,包括财务假账的问题。
第二,过去三个月成交不到一百万,这个也要跟美国学习,这个我们也要研究一下。这就为二期市场的操作留下了空间,一旦被控制了这个股票,达不成交易,这个公司要自动退市,这个创业板对我们资本市场也还是提供一些学习和借鉴的课题,希望大家认真去研究。
当然我们也看,在中国投资VC和PE,跟没有本质的区别,大家都是找好项目,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阶段找好项目,其实运行基本都是一致的,关键问题还是坚持一个长期共赢的市场,我们这是马拉松式的,不能一年两年来看,它是一个长期的竞争,金融企业是赢到最后的,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过去十年也是风风雨雨,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也希望把我自己做得这15年的经验,跟大家分享,谢谢。
陆景锴:非常感谢宋总。我节的今天每一位嘉宾都有他们自己非常精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这个时间太少了,时间很快要结束了,本来把人民币基金做一个探讨,但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私募10年,在最后几分钟里,稍微讨论一下VC跟PE,在中国的差异,从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很简短的我可以把VC和PE做一个归纳,我觉得VC就是雪中送炭,PE就是锦上添花,这是我的看法,当然在座还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经济实体,今天是以国家为单位,或者以省为单位,或者以市为单位,最终大家关注的就是所谓就业的数字,从VC的观点来说,我们确实是帮助就业市场,比如我们投资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在初创的过程,它可能就有五个人,十个人,经过我们投资以后,它很快能发展到20个人,30个人,50个人,甚至100个人,所以从我们VC的角度,不仅是锦上添花,同时产生一个非常积极的效应。那么PE,国企有很大的包袱,人员方面的包袱,那么PE进来以后,他为了要让这个公司运作更好,肯定会在人员上面会缩减,那么就会产生,对于城市也好,省份也好,他们的就业会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剩下几分钟听听各位专家在座你们的意见,我们时间很短,希望每个人能够把你们所想讲的浓缩在几句话,从刘总这边开始,谢谢。
刘纲:谢谢。VC和PE,实际上我们认为,基本上在中国市场都是有需求,VC是在中小企业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投入进去,带去的不仅是投资,还有企业发展的技能、资源等等,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成长性支撑非常大,对就业也非常多,我们公司是一个典型的VC公司。
PE我们也看到,国内有大量的行业和产业,它有一个要素的内在需求,企业不好了,一定要把它重新再改造一下,所以我想在国企改制,还有一些战略性领域,仍然需要很大规模的PE去投入,他们投进去也不是说只有投资资金,他们还有一些战略思想、资源的引进,还有各方面的改造和设计,我想这是针对两种不同的市场应运而生不同的投资,应该讲在国内都有未来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这个观点也供大家参考,谢谢。
陈维广:我感觉国内这个VC和PE,还不是很清楚,当然VC我投的比较少,PE我投的还是比较大型的公司。我觉得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是看这个企业需要什么,我觉得很多情况下这个论坛,看到早期创业者跟PE的投资人谈,这个需求提供的不对称,然后也有一些公司已经做了几亿,也来找我们,在这方面能帮我们?所以我觉得对创业者来说,在融资过程中会比较快一点,谢谢。
周炜:我又一次扮演一下攻击的角色,VC和PE在这个分界界不是很清楚,实际上VC是早期的PE,在学术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但在国外分界还是比较清楚的,在中国至于为什么分不清楚?是因为PE一般做项目是要用杠杆,但中国的经济环境不提供杠杆的机会给它,就是说PE一般做项目,它花20%到30%的钱,就可以有几倍资金来做一个很大的项目。中国不存在这个机会,所以逼得所有的PE都跑来跟VC抢项目,所以大家都挤在一堆,分不清楚了,这就是现状。
其实是不是VC都不做中后期的项目?也不是,从VC来说,我个人的定义,VC是帮助公司的业务上附加价值,真正帮你企业增长价值。因为我在美国读商学院,我的专业就是VC,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我们的理解力,后GP,它是在玩这个财务游戏,它创造的是数字价值,所以说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像前两天我看到,国家准备制定对VCP的严格监管,我看了我简直要晕倒,中国VC还是一个儿童,路都不会走,你就去监管它,他根本就不可能长大了。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最有名是什么?都是一些互联网公司,诸如此类的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如果没有VC投入,完全不存在。所以说的话,我觉得现在如果是把VC和PE放在一起监管,那基本上VC就没有办法在这儿活了。
所以我看前两天很多VC老板在一起讨论了,要跟监管机构沟通一下这个问题,这怎么办?我觉得总的来说,政策导向还是要分清楚VC和PE,虽然在中国PE都跑来做VC的事,但还是要分清楚。
宋向前:我个人的意见VC和PE其实很简单,就是对风险收益不同的开发,也没有太大的一些区别。当然VC可能更偏重于早期,而且提供更多附加值的一些服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更需要一些有服务能力,有专业水准的这样一些VC。PE也是一样,PE也需要向VC这个专业化去发展,不简单的光是提供资本,资本背后的服务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我创办这个企业,我们的人民币基金的增值也是这样增值的,所以我们募集的资金跟别人不太一样,我们为什么讲中国不成熟,上市公司,高资产价值这些人跟我们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间解决一个互信的问题。
中国不能简单的说LP不成熟,而是怎么样建立一个长期互信的关系,建立一个信任关系,才是管理资产的必然条件,这个不能着急。你最初把一批人招来,让人给你钱,这个是很难,换作是我,我觉得也不行,所以还是要提供服务,还是要以诚心为本,这才是中国的VC和PE的处理。
孙红伟:陆总提了一个问题,VC和PE,刚才各位专家的观点我很认同。其实在讨论的时候,我刚才一直在想,为什么在中国雪中送炭的人少,而锦上添花的人多?在想的时候,我想得不全面,大概想到两点,是不是这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制度建设有缺失,或者现在有缺陷的地方。举个例子,比如以前我在美国,包括在欧洲去读书工作的时候,我很担心我的某种信用,面临哪怕一丁点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有可能影响到我的方方面面,我周围我有我的同学和我的朋友,后来被当地限制乃至于不可以高消费,因为你曾经做了一些,由于你主观的原因造成一些失误,而这个事情在中国没有看到这个惩罚机制有多么的完善,成本很低。成本低的时候,在前期犯错的概率高,所以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制度缺失,导致了想雪中送炭,但是送着送着,最终发现其实在做锦上添花,因为这个碳送出去最终回烧着大家的手,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是不是跟中国的发展阶段相关?比如在国外它相对成熟了,所以它的企业转型,升级换代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做得较为完善。而中国恰恰处在大量的企业希望成为更好企业这样一种状态,我们有一大批好企业的集群,但是这些企业希望通过更大的资本跳动,站在更好的起跑线上,或者有更好的一个综合的地位。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当那里面面临大量投资机会,而国际资金又开始关注这个地方的话,我相信可能我们传统意义的PE阶段,它的回报率可能会比VC这边更高一些。
所以我谈了两个观点,第一个是不是因为建设的问题,第二个可能和我们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相关,所以导致了我们看到在中国目前的状态下,可能雪中送炭的少一些,锦上添花的多一些。但是毕竟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中央政府在加大力度,包括我们的征信体系,包括方方面面的建设,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等等,我相信未来慢慢的,大家要有个耐心,给我们一个时间段的发展,雪中送炭也会慢慢多起来。
陆景锴:非常感谢,我想今天这个时间也刚刚好差不多快到点了,原来是想让我们台下的听众给我们提问,我们提两个问题,看台下有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举手发问。没有问题,那我们今天这个专题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
相关资讯
- 06-15· 2011.03.16中山
- 06-15· [转载]段琪桂不构成“犯罪
- 06-15· 雅思VIP8人班
- 06-15·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D
- 06-12· 那些类似口袋的玩意
- 06-12· 伸个懒腰腰
- 06-07· [原创]精明购物挑战千年极
- 06-05· 桂林中旅新增路线“桂林
- 06-05· 怎样能增肥 2011年1月21日芒
- 06-05· [转载]【日本旅游】日本游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
- 06-05· 广州至纽约 芝加哥 华盛顿
- 06-05· [热门]记三亚…仅供娱乐
- 06-05· Lucene原理及使用总结 | 用
- 06-04· 国际漫画大赛征稿(修改
- 06-04· 泰國之旅第一日~
- 06-04· 泰之旅day4
- 06-04· 泰國之旅 Farica 篇
- 06-03· 哈 曼丁的故事3
- 06-03· 奥巴马:没有总统相?“
- 05-31· 5-31筹款物资汇总披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