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动休闲 > 体育用品 > 《花木兰》:半首民谣变成一代史诗

《花木兰》:半首民谣变成一代史诗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1 19:44   浏览 N 次  

《花木兰》:半首民谣变成一代史诗

司马平邦

在《木兰辞》里,真正为眼前的这部赵薇的《花木兰》所用的内容只有如下144个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所以说,这部《花木兰》可能是原著最短的中国电影,而且是史诗巨制。

《木兰辞》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首民谣,魏从公元386到550年,除534年后史称东魏外,拓跋家族建立的魏政权在历史上都叫北魏。虽然拓跋家族在中国历史上被明确划为鲜卑族,但这个鲜卑家族又可以上溯至黄帝,为黄帝与螺母所生之子昌意的次子李悃之后,或者老子李耳也与这个宗系有点儿瓜葛,所以,南北朝的魏政权其实也是地道的汉家天下,但《木兰辞》里亦有一句“可汗大点兵”,可见斯时的北魏已经是蛮化的汉人,对皇帝不称“皇帝”而称“可汗”。

赵薇在《花木兰》里虽然自小顽皮好武,但等到她易妆从戎并且挥刀砍人,那段戏里电影要演绎出来的意义有两重:一个是花木兰从姑娘到战士的转变,另一个则是北魏人骨血里的那种血性――这或者对当代中国都有些启发,我看过电影,最忘不了花木兰在轮起铁剑砍掉柔然主将的头颅的那一刻的凶悍煞气,从来,赵薇的那一双全世界最漂亮的大眼睛,竟忽然之间圆睁成张飞一般,一双杏眼猛然就变成了环眼。

就像很多观众不一定一下子习惯他们眼中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小燕子一下子变成这位一身征尘的女张飞一样,我相信许多人也不太习惯那首传唱千年优美动听的“民谣小曲”到了马楚成和赵薇这里一下子变成了沉郁顿挫又血腥骇人的“史诗大片”。

北魏,在传统的中国历史学家眼中一直有着边缘化的文化政治定位,它继承了晋朝之后汉族政权对中原的地理统治,但统治体系里又似乎没有太过正统的汉族血统,即使是汉字,在那一时代也从王氏父子“流觞曲水”的行楷变成了爨氏家族(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的刀劈斧剁的魏碑,北魏文化正是北魏人性格的自然生成,而赵薇这次饰演的这个第一次上阵就挥刀砍下柔然大将头颅的女战士正是这种性格的典型代表。

这个《花木兰》里的花木兰颠覆了那个《木兰辞》里的木兰,当然,更不是《京华烟云》里的那个姚木兰(赵薇饰)。

我相信赵薇饰演出这样一个五分忧郁三分凶猛而只有两分女人味的花木兰是走过一条别样的心路的,当然这条心路是不是由导演马楚成用文本和导演说戏就铺垫好的还很难说,因为《花木兰》上映之后仍然会有许多人对马导演的文化功底表示怀疑,但赵薇在本片中的“凶狠转身”实在太重要了,只有一个史诗级别的主人公才能顶起一部史诗级别的大电影。

赵薇那一剑,让我想到《投名状》里金城武冲入敌营斩下敌酋的脑袋扯着嗓子怒吼的片段。

所谓惊世骇俗,犹如晴空霹雳。

《花木兰》虽然以一个女人为第一角色,但全片满溢着大开大阖大情大性的阳刚血性,千多年前的《木兰辞》其实并不能为眼前这个史诗基调的电影提供更多的技术性细节和情节,甚至这首民谣也根本上掩饰了当时年代群雄逐鹿中天下生民艰难与血性并存的真实生活,《花木兰》用刀剑、鲜血和一个女孩儿从女孩儿变成战士的过程准确还原了它。

由胡军饰演的柔然单于门独,当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人物,门独的残暴和威猛都不是脸谱化的,他自认一腔抱负,自认要为族人夺下中土的沃野良田放牧繁荣,其实,门独的这个远大抱负在几百上千年后分别被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实现了,而门独最独特的“汉人是羊,柔然是狼”的武霸理论我听着又这样对当前的中国现实有特别的影射,当然,体会不到这一点的人是无法理解门独的价值的,也无法体会为什么门独被花木兰当胸刺死时眼中的绝望和释然的价值。

还有提醒一句:看《花木兰》是要准备好手绢――哭的。

电影中至少有3处表演相当勾人眼泪,一处是魏军冯营主殉国,“乌龟”胡奎向着即将被焚的舅舅大哭,背后响起魏兵的挽歌;另一处是乌龟为救小虎被射死而费小虎(房祖名饰)被杀,再次响起这首恸人的挽歌――这首歌何止是唱给千多年前那些血染疆场的边关将士,其实也是在唱给现代的人,唱的是中国所有边关诗作里纠结的愤怒与哀怨的崇高:

人生百年,如梦如幻。

有生有死,壮士何憾?

保我国土,扬我国威,

生有何欢,死有何憾?

北地胡风,南国炊烟,

思我妻儿,望我家园,

关山路阻,道长且远。

也许,《花木兰》映后真正为观众广为传唱的并不是由孙燕姿和张靓颖演唱的那两首主题歌(《木兰星》、《木兰情》),而是这首粗砺的合唱――在上半年热映的另一部战争片《南京!南京!》里也有被俘的国军士兵喊着“中国不能亡”的口号就死的段落,但那份口号的响亮与那份战斗力的微弱总让人觉得不是在褒扬而是在讽刺,倒是《花木兰》里的挽歌可以唱出那些人那个时刻的无畏与无奈,乃是最大的人性化。

还有一处应是在最后,在木兰卸下征衣回归田园而文泰终将成为北魏史上一代明君孝文帝之时,观众可能将被这不可弃不可背又不愿意的人生命运打动,《花木兰》没有如《木兰辞》那样给观众留下一个田园美景的从容结局,也没有故意煽情,它只是告诉你,先成为英雄而后变成草芥都是这个女人的注定。

赵薇在花木兰的表演上最大的成功是无论从外形到内心都彻底男性化而又不失去女性的柔美,尤其是山谷誓师一段的慷慨陈辞,说得荡气回肠山崩地裂,虽然一句“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单独听来总有点儿口号式的空泛,但放在那样一个弹尽粮绝破釜沉舟的境况下,一个将军那份激情一样顶得人双眼潮湿。

我们对赵薇太熟悉了,而《花木兰》和赵薇本人给了我们一个从来没见过也从来没想到过的赵薇,这起码让这部电影有了三分之二成功的可能。

《花木兰》的成功其实也源于创作方式上的合理,以张挺为首的编剧班子里,文戏、武戏、情感戏都有专门的人创作,这让电影在诸多线索上从细节呈现到逻辑关系都还完备,这也是144个汉字的半首民谣一下子变成109分钟史诗电影的基础;尤其是本片在剪辑上的干净利落,情节推进上的张弛有度,更无任何的拖泥带水,兼顾冲突的急遽和情感的缠绵,用最简约的方式讲完了这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古代女英雄一生中最辉煌不凡的12年,让人意犹未尽。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