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动休闲 > 宠物及用品 > 中国当代三大书法流派的形成及演变(五)

中国当代三大书法流派的形成及演变(五)

luyued 发布于 2011-04-30 16:17   浏览 N 次  

中国当代三大书法流派的形成及演变

王 默

(五)三大流派的演进之二:从伪现代书法

到中国书法主义再到学院现代派书法

在1985年,北京现代书法学会推出的李骆公、黄苗子、王乃壮、古干等人的现代书法展,使现代派书法派第一次登上了中国书坛,从此,给了书法界一种新的书法形式,更给了一种新的思考前景。但是,就象这次现代书法展主要是一批画家举办的一样,现代派书法更多地被当时的书法界指责为:这是画还是书?譬如:王学仲的《鹅浮》,是在“鹅”字下面画上水作为背景;马承祥的《荷》,是用“荷”字的笔划画出荷花的自然物象;苏元章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用字组成一幅画,其中“舟、山”等字也画成自然物象,等等。难怪人们把它更多地看作是“画”而并不是书法,把这些所谓的现代派书法家的作品,看作是画家的“余事”而并非真正的书法家的作品。因此,后来有人称这批首展的作品“不是‘现代书法’,而确实是‘伪现代书法’”。

1988年,邱振中的四组不同倾向的作品先后问世,他命名为《最初的四个系列》:新诗系列、语词系列、待考文字系列、众生系列。这四组系列正如他自己所言的要实现“空间观念的转换”。他的确离1985年的现代书法首展大大迈进了一步,已不再是文字的绘画式图解。而更有意义的是,邱振中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对现代派书法的研究已不再是画家们的事,作为学识渊博,又是80年代初在浙江美术学院受过严格的古典书法训练的科班出身的书法家,其醉心于现代书法,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便在现代书法首展中给人造成的“画字”印象而受到人们非议反对的时代,邱振中的出现毕竟是孤掌难鸣,在当时尚还构不成一个大的气候。但是邱振中以他的身份,以及他的展览都影响了一批书法家对现代书法的关注并投入。

至1990年,北京、广州举办了“当代中国书法展”实际上也是邱振中参与筹划的,包括他所参展的作品,也是他1988年《最初的四个系列》的延续,也可以说,这次展览是他的个展的延续。

1933年夏在河南举办的“’93中国书法主义”展是继邱振中现代书展之后的又一次现代派书法的大检阅。而且这一次还明确发布了自己的“中国书法主义宣言”。这样,“中国书法主义”就作为一个现代书法的流派正式登场了。参加这次“中国书法主义”展览的有:浙江洛齐,上海白砥,河南李强、邢士玲,北京邵岩等。这批人首先是纯粹的书法家,都具有较深的传统功夫,显然他们已不象1985年现代书法首展的那批画家,并且他们还大都具有超前的理论的建树,并不象考据学派那样只是对古典传统技法的总结。因此,“中国书法主义”的作品,既脱离了文字的束缚,同时也竭力远离抽象绘画,正如洛齐在《中国书法主义宣言》中所说:“书法主义努力在形态上与过去拉开距离,以证明他们与传统领域各自所站立的方位不同,但各自都是在对同一文化进行不同的认识和不断地扩大深化”。正因为它既不同于传统派,又不同于最初的现代派书法,所以有人也把“中国书法主义”称为“后现代书法”。

时隔一年,即1994年8月30日至9月3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协研究部主办的“’94现代书法探索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共展出王冬龄、白砥及12位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的近期书法探索作品60余件,引起了书法界的广泛关注。这次展览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属于现代书法范畴的,但它跟1993年的“中国书法主义”作品又有不同,如果说“中国书法主义”离传统更远一些的话,那么这次探索展则与传统稍稍有些回归,以夸张字的结构,追求草书的运动感,它比“中国书法主义”更有了“汉字”的味道,更为“传统书法”一些。

二是同这批参展的作者身份有关,他们虽然有没提出什么派别和主义。但是,他们作为一个群体,都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并经过多年的书法专业训练。可以说,他们都是名符其实的“学院书法家”。至于他们是否能构成较为持久、影响较远的流派且不论,至少这些“学院书法家”的群体有意识登台亮相可以说明他们对现代派书法的理解已经存在共性的一面。因而,可以称他们为“学院现代派”。至此,中国当代书法史上的现代派书法又迈进了一大步。 (本文完)

广告赞助商